查看原文
其他

冬天不防晒,一年老三岁!

六层楼 第十一诊室 2019-12-18

图片: Dribbble | 设计: Pablo Cuello | 责任编辑: 筱箬

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

商务合作敬请联系:business_6team@163.com


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

查看更多相关文章

导言

Q1

你觉得什么时候最应该防晒?


你们是不是在怀疑老六的脑袋被医院大门挤了?肯定是夏天最应该防晒啊!毕竟太阳在北回归线上的时候对于我们的照射强度是最大(高中学的地理知识一点儿没糟践),当然,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这点儿知识不算啥。


大家肯定都是在夏天的时候更在意防晒,而更容易忽略冬季的防晒,毕竟,此时的太阳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游走,感觉跟我们关系也不大……说实话,比起日晒,我们更在意寒风的冷冽能否穿过裤脚吹到腰,街上还有多少人光着腿和膀子在硬凹(punchline)。


Q2

冬季就可以不防晒了吗?


当然不行!


记得「莫言」曾经说过一句话:冬天不防晒,一年老三岁!(手动狗头)。


▲图片来源:SOOGIF


你看,这是扎根于我们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智慧。


所以,老六冒着阅读量扑街的风险,在冬季分享防晒指南……


(甩动带着冰碴的假刘海)


咱们先来看看这张老图:


▲图片来源:BBC纪录片《美容的真相》


在浩瀚的宇宙中,地球渺小得如同一粒沙子,而「这粒沙子」上面几乎所有生命都在面临衰老的问题,而对于衰老的恐惧几乎全部都在那张脸上了。


▲衰老的脸


老六把大家引向宇宙的目的很简单,因为我们防晒防的就是太阳送给我们的紫外线,这个大家都不陌生,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人甚至知道紫外线分为UVA、UVB、UVC这三个波段,下面我们具体说说:


▲紫外线及皮肤示意图


UVA:穿透能力最强,基本可以一口气干到我们的真皮层(血管和毛囊的部分,甚至到脂肪部分),能到4mm~5mm左右,这基本上就是皮肤科手术操作的深度了。同时,需要注意,UVA可以穿透玻璃,就算在屋里晒太阳,也一样得防。


UVB:穿透能力中等,基本就是到地表的能力,可以触达我们的表皮,少部分可以到真皮层。


UVC:穿透能力差,穿过臭氧层之后就不剩多少了,能够触达表皮的角质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

整这么多名词一脸愣,穿透了能咋的?


紫外线穿透之后会造成细胞DNA的损伤、细胞膜破坏,进而导致皮肤的松弛、老化问题,这还不算完,还会刺激黑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,导致皮肤变黑、长斑……


然后,你就进入到了又老又黑的状态,于是开始难过,无论穿什么衣服都像是来自非洲的遗落公主。你砸了全家的镜子,还划破了手,血流了一地,不小心踩上去还滑倒了,打120来急救,又因为太黑了,结果他们都没发现你……


总之,我们要防晒!


怎么防?


硬核·防晒


简单来讲,就是靠物理遮挡来减少身体裸露的面积,这似乎跟时尚的理念有些违背……下图有很好的诠释。


青岛大妈的脸基尼


对于这些防晒产品的选择,我们重点关注UPF(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)值


40~50:紫外线透过率低于2.5%,防晒效果非常棒。

25~39:紫外线透过率在2.6%~4.2%,防晒效果棒。

15~24:紫外线透过率在4.2%~6.7%,防晒效果说得过去。


选择的产品主要有:防晒帽、防晒伞、防晒衣。按照惯例,老六在这三个品类的产品中各写出三个品牌供大家参考。


防晒帽:Sunday afternoons、Coolibar、Mammut。

防晒伞:Coolibar、Knirps、UV Blocker。

防晒服:Mammut、Columbia、Coolibar。


这里需要额外强调一下具体使用的细节:


1.防晒帽尽量选择宽檐儿的,毕竟这样遮挡的面积更大一些,尤其是脸颊部分。


2.防晒伞举的高度有讲究,在不遮挡视野的前提下距离头部越近越好,还要注意保护伞面涂层。


3.防晒服基本符合一分价钱一分货,与其买些便宜的产品假装防晒,还不如穿件白T恤。


软性·防晒


简单来讲,就是靠防晒霜来减少紫外线(以UVB为主)的照射,这个大家很熟悉了。


对于各种防晒霜产品的选择来讲,我们重点关注PA等级及SPF(防晒剂紫外线防护系数)这两个值


PA主要描述对于UVA的防护,是由PFA的数值换算而来(怎么换算来的不重要),我们只要在产品表面看到PA+、PA++、PA+++等标示,加号越多代表其PA等级越高,防晒效果就越好。


SPF主要描述防晒产品对于UVB的防护,具体运算方式也不重要,重点是我们看到的SPF20、SPF30、SPF30+等标示,主要是用来计算在涂抹了防晒霜后可以在太阳下扛多久,对于大多数人来讲SPF20基本就够了,对防晒要求更高的人则可以选择更高的SPF值。


但这些值也只是一个参考,既然是涂在皮肤表面的产品,就一定要根据皮肤的实际情况来考量,比如个人肤质、肤色、日晒反应、出汗量以及补涂的频次等。


说实话,大家绝对不是因为看了今天这篇文章才开始注意防晒的,你们经过反复筛选之后也一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,这里我再来推荐的意义就不大了,毕竟你是健康干皮还是敏感干皮?你是健康油皮还是敏感油皮?你是黑皮还是白皮?你是日常使用还是外出旅游?


这些都需要考虑,但也让推荐变得异常艰难,如果哪天有厂家找到老六做广告……也需要考虑上面这些因素才能推荐。


关于使用防晒霜还有3件事情需要提醒:


1.如果涂,请涂够。


以我们的脸部为例,脸上的皮肤每平方厘米至少需要2mg的防晒霜,整张脸算下来至少得有450 cm²~500cm²了,所以光是头部至少就得挤出1g防晒霜,具体量有多少呢?


一般偏粘稠的防晒霜挤出来的面积差不多是1元硬币大小,如果防晒霜是摇一摇那种的话,那就是1元+5角硬币大小。这是六魔镜教我的。(一定有人要问五毛钱是怎么来的,因为防晒霜稀呀,挤出来就摊开了,自然面积就大了,哈哈哈。)


如果以头部的面积为单位推算全身的话,我们两个胳膊需要涂6个头,两条腿前后面都算上需要涂12个头……更极端一点儿,如果你打算去海边裸泳的话,躯干部分还得涂12个头,也得12块钱的大小!私处还需要⅓个头


家庭作业:全身算下来需要多少硬币面积的防晒霜?


2.学会看成分。


学习了这么久了,看看成分表不算过分的要求吧?


物理防晒剂:指防晒颗粒,成分主要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,基本就是起到反射紫外线的作用,使用要点是:涂得均匀且厚重……所以,物理防晒剂使用起来会让你看起来非常白,并且比较油腻、厚重,婴儿使用较多,成人要购买的话,最好去专柜体验一下再买。


化学防晒剂:指各种可以「吃掉」紫外线辐射能量的成分,除了一些老派的成分外(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),还有一些新成分,比如:Tinosorb S、Tinosorb M、Mexoryl SX、Mexoryl XL等。除了防晒霜里有以外,防晒喷雾当中也会使用。


这两种可以单独用,也可以混合一起用,当然,重要的是体验。


3.及时补涂。


防晒主力还是以防晒霜为主,但是一般建议2小时~3小时可以进行补涂,如果嫌麻烦的话,选择防晒喷雾剂会更方便一些。至于到底喷几圈呢,以均匀覆盖皮肤为准,需要避免手抖或者手速不稳等。


好了,对于两种防晒的选择就讲到这里。

最后提醒一句:每天的9点到15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间,请安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或学习,少去外面瞎晃悠……来自朝7晚7终日不见阳光的老六愤懑不平的建议。


# 我们有话说 #

因为世间的相遇都是缘分,而走散皆有缘由。

自微信改版以来,可能有些读者已陆续与我们走散。

以防人海难寻,走散即是永别。大家可以把「第十一诊室」星标

茫茫人海中,愿我们永不离散。


现在这个时间就不要外出了,动动小手点点 那啥 吧~


我是六层楼,我爱这个世界。


-推荐阅读-

-更多服务-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